第534章 刀枪动,纵横间,谁能相抗(1 / 3)

第534章 刀枪动,纵横间,谁能相抗

三千铁鹞子,黑铁洪流,滚滚无敌于世。

并非没有章法,只是单纯残忍践踏、碾压。

而每三百骑分为一组,距离勾当有序,动作整齐划一,冲撞而前,势将对手败若披靡。

至少这片天下,此刻没有什么队伍能硬抗铁鹞子的冲锋。

就算当年大宋重甲静塞军在的时候,也与铁鹞子相差不少,辽国的重骑也不行,都不能撼动铁鹞子重甲第一的地位。

但此刻伏于前方的藤甲军并未迎上硬抗,而是伏身于下,用旁边的桩子鹿叉稍作掩体,然后两丈钩镰长矛半探前方,摆好一副被动防御的姿势。

被动乃迫不得已,防御为防范抵御,抵御这个词里有还手的意思。

三千铁鹞子的首领乃是西夏宗室之人,名为李浩风,出身自在门。

从李霜眉,也就是没藏秋水嫁给李元昊,到她扶植自己的儿子李谅祚登上皇位,自在门一点点成了西夏的国宗,也就是国朝之宗门。

而骨朵并非绝对长兵,事实上长杆骨朵不叫这个名字,而是叫做“瓜”,他的手上并不是瓜,虽然说比普通的短兵要长上一些,却没到真正长兵程度,约莫五尺左右。

“不!”他大吼一声,仗着一身高强武艺,单手持枪,拨挡四周钩镰兵刺来的大矛,另外一只手则急忙去抽剑。

旁边人没等回答,却有校兵从阵前往返传递消息,言说宋军阵上情况。

而人则不同,人虽然包裹也密,但却有些地方是有软处露在外面的,首先就是靴子,一身镔铁铠甲,几乎刀枪不入,但靴子却并非铁的,铁靴子也根本驾驭不了坐骑,所以这马肚子两边的脚就是最大的破绽,一但不小心被砍掉,基本就是等死一途。

李察哥此番带了三千铁鹞子,一万一千步跋子,还有六班直外六班一万五千精锐兵卒,这一万五千精锐兵卒里有五千是轻骑,一万是步军。

所以这铁鹞子重骑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以马为主,人为辅,这其实也没错,毕竟重甲冲锋,其实依靠的就是甲马负重撞击之力。

从李浩风带人撞了进来,马匹冲空,挥起骨朵,却又看不到人,人全倒于地,也不过是眨眼工夫。

“呔!”李浩风大叫一声,毕竟他乃小宗师武艺,这时面对钩镰兵的长矛扎刮,手上大枪舞得风雨不漏,虽然一时无虞,但心中却知不是长久办法。

他看着铁鹞子队伍突然微微调整了方向,不由“嗯”了一声,眉梢卷起,道:“为何向左?”

“又不是轻骑,铁鹞子一轮就可以凿过,何必如此麻烦。”先前说话的大将反驳。

李察哥微微抬起手臂,打断两将对话,然后下令:“全军压上!”

而自在门的门主虽然不太参与国事,却是挂着大国师的名头,个别时候也上朝,有无实权不说,却地位极高。

随着他的令下,中军整个开动起来,以并不算慢的速度往战场内驰行而去。

他从没见过这样的钩镰枪,横出的镰头又长又宽不说,居然还两边有刃,根本就是专为了钩斩马脚设计,实在是太歹毒阴损了!

李浩风因为带队在前,所以身边没有步跋子跟上,而后面这时却是早陷入了乱战之中。

虽然重骑不停冲来,但都没有太远,便被钩住“轰隆”倒地,然后那宋军兵卒远远地用巨长钩镰往人身上钩刮。

这也就是他有小宗师境界,马倒而未受伤,才有机会拔剑,换做别的骑兵,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步,只要马匹被钩镰兵钩翻,那两丈长的大矛胡乱刮来,也就只剩等死一条路途。

西夏左翼这边不靠山丘,活动范围较大,一但封死,那么右边的宋国军兵就是待宰羔羊,无处可逃。

旁边一将不以为然道:“晋王,属下以为大可不必如此,铁鹞子山原无敌,向来冲锋中心,对上步兵,只须一轮便可彻底冲垮对方,哪用这般刻意小心。”

李浩风看见,那些宋军这一刻居然全部伏下了身形,似趴似卧地各种姿势,贴近了地面,然后使用起原本半放在地上的兵器。

所以宋国西军从来无法破掉铁鹞子。

李察哥点了点头,笑道:“李浩风行事谨慎,见宋军换了新阵,竟转攻左翼。”

这些宋军都在半伏着身子,斩马刀兵不会如此姿势,何况看着那些武器似乎也并非斩马刀。

这倒有些诡异,和宋国西军打仗多年,李浩风早便熟悉西军应对铁鹞子的办法,大都是不抗锋芒,躲避为主,少数则以带甲步兵手持斩马刀,列阵伺机突袭。

他反应极快,立刻大吼:“换枪!”

这时,铁鹞子的一个致命缺陷便呈现出来,那就是一但马倒下,人却无处可逃。

铁鹞子从哪边冲锋在他心中是无所谓的事情,只要冲散对方阵形就行,大批杀敌还得靠常规军队,铁鹞子毕竟只有三千人,真正的作用是坏掉对方的胆量阵势,打开必胜局面。

而平原遭遇,各方斥候探查,一般工事极难起到什么作用,都会被发现避开,所以马匹几乎可以无恙。

宋军的斩马刀队做不到真正阻止,因为无论铠甲,还是